
“让中国人住上独立带院子的住宅”不是梦,可行性之分析!

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住宅,都是一个独立的房子,有一个大大的院子,把高楼当成家庭住宅才是近几十年的事。今天,中国人几乎全民都上了高楼,连落后的小县城,也尽是20、30层的住宅楼。 高楼曾代表一个城市的现代化,但谁也没有想到,把高楼当成家庭住宅危害之大,是国家民族不能承受之重。
高楼鸽子笼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,每个方面都是致命的。
1、高楼鸽子笼住宅是低生育率的罪魁祸首。世界上普遍把高楼当成公寓、办公用房等,当成家庭住宅的极少,除了中国,只有韩国、新加坡、香港等一些国土面积狭小的国家或地区,他们都无一例外的生育率极其低下,高楼鸽子笼住宅的模式是断子绝孙的模式。不回归到传统住宅,低生育率无法解决,不出20年,没有足够年轻人口的支撑,老年化的暮气沉沉之下,中国的发展将难以为继。
2、高楼鸽子笼住宅严重影响人的心理健康,导致男人女性化。人和动物一样都有领土意识,当脚踏在大地之上,能激发男人的本能的征服和保护的欲望。过去,在外敌入侵时,一句"守土有责“就能激发男儿的斗志,因为那时人们真有一块立足之地。而今天,无立足之地,囤于30层高楼的一个个狭小精致的格子间中,让男人生长失去方向,阳刚之气不得伸展,久而久之会女性化。同样高楼格鸽子笼也影响女性,大地的厚重能让女人温婉安宁的。高楼鸽子笼也影响孩子,没有活动空间,如同笼中的小鸟,这是今天小孩子心理问题频发的罪魁祸首。
3、高楼鸽子笼住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,制约了需求产生。汽车是可接替房地产的经济驱动力,但高楼鸽子笼模式住房,导致了城市道路的拥挤,停车位、充电桩严重不足,一户一个车位都难以保障。未来汽车会如同今天的手机,人手一部,一个家庭怎么也有三、五部车,还会有一部房车,还有无人机,以及机器人等都会普及,这些都需要有放置的空间,需要有家庭车库。另外有了自家的屋顶,太阳能设备也将是家庭的标配。高楼鸽子笼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。
高楼鸽子笼住宅,已经危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,让中国人搬下高楼鸽子笼,住上独立带院子的住宅,是迫在眉睫,是当务之急。不改变,中国将失去未来,这绝非危言耸听。
对高楼鸽子笼的危害性,大多数人是认同的,对如何改变,中国人都住独立住宅,很多人觉得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,是没有可行性的。并且给出了种种理由,如中国人多地少,土地不支持;鸽子笼都买不起了,更不用说别墅等等吧。
确实,如果是商品房的模式,开发商拿地,在郊区建几十栋别墅,一番包装宣传,卖个百把万。这是行不通的,大家刚掏空了几个钱包,贷款还没还清,又要再来一遍,不仅是财富已透支,已经买不起了,民心上也是不接受的。其次,中国土地资源有限,商品房模式,逐利之下,无序开发,会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,18亿亩红线不能不顾。另外还会带来社会问题,有钱人会住几百、几千平的大庄园,穷人则挤在鸽子笼里,这在美国这不是问题,中国人的平等意识是刻在骨子里的,会造成社会撕裂。除此之外,还有各种问题,如城市如何布局,房价崩盘怎么办等等,都表明没有可行性,只是一个美好的梦而已。也有人说等中国人口到5、6亿,或许可以实现,反正现在是不可能。
难道真的没有可行性,难道就只有等着人口下降到5、6亿吗,那就迟了。商品房模式下行不通,不代表无法实现,存在的种种问题,也都是可以解决的。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,是土地公有制国家,只要人民有住的更好的需求,只要是有利于国家人民,就可以实现。过去能“耕者有其田”,今天也可以实现“居者有其地”。
“宅基地全民普及”就是可行的途径之一。现在的“宅基地”只覆盖农村、农民,可推而广之,让“宅基地”全民普及,让每个家庭都有一块自己的宅基地,来建设自己的家庭住房。这也体现了社会公平。具体思路大致如下:
凡是有两名以上未成年子女的家庭,法律赋予享受一定面积宅基地的权利。法律赋予了权利,不代表就有了一块真实的宅基地,要等宅基地的释放。以县城为例,在县城周边10-20分钟左右的车程内,选择合适的区域,尽量避开耕地,划出宅基地,建设住居区,一个住居区大约几百户到几千户不等,因为离县城很近,只需要配套道路、水电气等基础设施,以及学校。其他商业、娱乐、医疗等等还是在县城。享受宅基地的家庭,可以去申请,子女越多的家庭,优先级越高。如果这次没有轮上,可下次再申请。获得宅基地后,按一定的标准去自建房子,房子只能家庭自住,不能出售交易,且每个家庭只一处宅基地,每个家庭成员名下也只能有一处。当要换了工作地点,或对原来宅基地不满意,可以先退还宅基地,再到新的地方重新申请。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优先满足三孩以上家庭,在逐步到满足全部二孩家庭,先县城再到大城市,用20年左右时间来逐步完成。
这个思路之可行,有以下分析:
1、因为有对家庭人口数的限制,每个家庭只一处宅基地,这就大大节约了土地,中国生育两个以上子女的家庭据查,大约5000万到8000万户,就按8000万户计算,一户宅基地占地按1亩(666平)算,也就0.8亿亩。这是很少的土地,且可尽量避开耕地。而且农村现有宅基地的面积,就已经1.9亿亩了,仅仅是置换就已足够两倍了。土地能满足,这是可行的前提条件。
2、因为宅基地是免费分配的,房子仅建筑成本,这样人人可以建的起,可以住的起,没有钱,房子可以先盖简陋一点,装修简单一点,可慢慢再完善。
3、实施起来可以因地制宜,很多人之所以不赞同,是基于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的现状,城市太大,直觉是没有可能性。确实,大城市因为体量和布局,实施难度大,如果不具备条件,可以不实施,或等条件成熟再实施。仅在中国2000个县城以及中小城市实施,已经够了,就能让中国的生育率实现翻倍。小县城、小城市就能源源不断的往大城市输送年轻人,否则大城市的发展不可持续。
4、可帮助财政转型,从卖地过渡到房产税。都知道卖地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了,但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,并没房产税之说,如果开征房产税,大家从心理上不易接受。所谓预先取之,必先予之。给家庭以宅基地,让家家都有立足之地。那宅基地之外的所有商品房需要交税,就理所当然了。
5、可在大国竞争中体现中国的制度优势,让全世界人民看到,特别是西方国家大街上的无家可归者和承受高昂房产税的人看到,会是怎样的感受。中西方的较量,最终是要进入制度和文化的层次。“宅基地全民普及”一旦实施,可影响世界,将改变世界。
总之,一块小小的宅基地,既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解决低生育率难题,又带动极巨大的内需;一块小小的宅基地,换来的是中国下一个百年腾飞,利益极大,代价极小,何乐而不为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万字长文:低生育率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! 评论 367 社会
为了孩子,中国人也必须改变高楼鸽子笼的住宅模式! 评论 210 社会
以上就是关于【“让中国人住上独立带院子的住宅”不是梦,可行性之分析!】的相关消息了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!作者:访客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zsclv.com/zsclv/10075.html发布于 2025-05-12 17:55:13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好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