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人民日报和音:两个“坚定不移”,持续增强中国发展的动能与韧性

两个“坚定不移”,持续增强中国发展的动能与韧性(和音)
——读懂中国经济何以破浪前行①
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,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这组辩证统一的战略抉择,犹如车之两轮、鸟之两翼,正持续增强中国发展的动能与韧性
近来,一系列国际盛会在中国各地举行,为世界观察中国发展打开了一扇扇全景视窗。
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以投资金额超过3500亿元人民币收官,再创历史新高;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热议从中国“链接世界”,搭建高效交流平台;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聚焦世界经济焦点议题,为因应挑战分享智慧、凝聚共识……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,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进,中国同各方互利共赢的成功故事不断续写。
当前,国际形势变乱交织,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甚嚣尘上。面对逆风逆水,中国号经济巨轮何以破浪前行?答案就镌刻在两个“坚定不移”的实践逻辑中: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,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这组辩证统一的战略抉择,犹如车之两轮、鸟之两翼,正持续增强中国发展的动能与韧性。
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,才能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,为扩大高水平开放注入新动能、提供支撑力。
中国式现代化的地基,要靠自己的力量夯实。正如参天大树必须扎根沃土,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置于自己力量的基点上,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、惊涛骇浪中增强“生存力、竞争力、发展力、持续力”。
当前,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正不断塑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。一个内部肌体强健、发展动能充沛的中国,意味着确定性、成长性,正成为全球舞台上更具吸引力、更能引领发展方向的可靠合作伙伴。正如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所指出:“中国带来的不仅是稳定性,更是未来持久的希望。”
看消费,着力扩大内需不是权宜之计,而是战略之举,不仅关乎自身经济稳定、经济安全,也为对外开放合作带来新机遇。规模巨大、快速升级的中国市场,正展现对全球商品、服务、资本、技术更加强劲的磁吸力。“选择中国,就是选择未来”成为国际共识。
看科创,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是掌握科技命脉、赢得发展主动的必然要求,也增强了中国对国际科创合作的引领力、推动力。今日中国,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量子科技等新兴产业聚能成势,中国已成为全球企业竞逐创新前沿的理想舞台。
根基稳固,方能敞开怀抱、海纳百川。中国同各方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正迎来广阔空间。
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是对“以开放促改革、促发展”这一重要经验的自觉遵循,为办好自己的事不断创造条件,汇集资源。
历史一再佐证,越是勇于拥抱开放的国家,可持续发展的韧性越强。
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,全面履行承诺,以扩大开放促机构改革、法律修订、关税削减,关税总水平由15.3%降至7.3%,既创造了自身发展奇迹,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。近年来,以正式申请加入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》《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为契机,中国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,为抢抓发展先机注入了动力。
改革越深入,对开放的水平要求就越高;开放水平越高,对改革的促进作用就越大。从负面清单做“减法”,到营商环境做“加法”;从颁布施行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,到实施《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》;从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,到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……一系列有力举措,既是对接国际规则的主动作为,也是破解改革难题的重要抓手。
只有开放的中国,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。陕西依托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构建跨国农业全链条发展体系,云南加快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,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扎实推进……无论是边陲口岸,还是内陆腹地,一个个开放高地铺展出开放赋能发展的生动图景。
越发展越开放、越开放越发展。当某些国家忙着设置“防火墙”时,中国正积极开发更友好的“交互协议”,成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中坚力量,为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注入更强动力。
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,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变。中国致力于同各方在发展之路上互利共赢、相互成就的决心不会变。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,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中国号巨轮无惧风雨、勇毅前行。
作者:访客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zsclv.com/zsclv/14250.html发布于 2025-07-14 10:14:05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中首车旅集团